Tag Archives: linux

DHCP详解-需要的朋友可以仔细阅读

DHCP DHCP 是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(动态主机分配协议)缩写,它的前身是 BOOTP。BOOTP 原本是用于无磁盘主机连接的网络上面的:网络主机使用 BOOT ROM 而不是磁盘起动并连接上网络,BOOTP 则可以自动地为那些主机设定 TCP/IP 环境。但 BOOTP 有一个缺点:您在设定前须事先获得客户端的硬件地址,而且,与 IP 的对应是静态的。换而言之,BOOTP 非常缺乏 “动态性” ,若在有限的 IP 资源环境中,BOOTP 的一对一对应会造成非常可观的浪费。 DHCP 可以说是 BOOTP 的增强版本,它分为两个部份:一个是服务器端,而另一个是客户端。所有的 IP 网络设定数据都由 DHCP 服务器集中管理,并负责处理客户端的 DHCP 要求;而客户端则会使用从服务器分配下来的IP环境数据。比较起 BOOTP ,DHCP 透过 “租约” 的概念,有效且动态的分配客户端的 … Continue reading

Posted in FreeBSD, Linux, Windows, 操作系统, 计算机应用 | Tagged , , , , , | Leave a comment

【整理】利用树莓派构建家庭媒体中心(XBMC)

硬件环境 Raspberry Pi  SD卡 键盘 电视  音箱 网络 系统环境 raspbmc 安装XBMC 本来是想在raspbian通过apt-get install xbmc 安装的,可惜出现错误,只得另寻它法。 后来在xbmc找到Raspberry Pi下的安装方法  http://xbmc.org/download/ 他推荐使用直接使用专为Raspberry Pi打造的发行版本,其中以raspbmc最为出名。那我就用它吧。 安装方法比较简单,见下面的网站。这里需要注意备份之前的数据,这里会把你的SD卡数据清空。  Installing: Windows  http://www.raspbmc.com/wiki/user/windows-installation/  Mac OS X, Linux  http://www.raspbmc.com/wiki/user/os-x-linux-installation/ 不过这里我还是吃了不少苦头,一开始这么样都无法写入SD卡。从Mac OS X改成Windows,结果都失败了。最后在Windows上无意修复,提示我卡处于写保护。好在是发现原因了,再来一次搞定了 接下来把SD卡出入Raspberry Pi,插上电源启动。然后是漫长的等待,系统会下载一些运行环境,大概1-2个小时吧。喝个咖啡、吃个饭、看个电影,反正该干嘛去干嘛去。 体验XBMC 等更新完成后即可进入XBMC界面 这里是英文界面,要显示中文界面可以这么设置 设置语言 System->Settings->Appearance->International->Language这个选项设为“Chinese (Simple)” … Continue reading

Posted in Linux | Tagged , , , , , , , , | Leave a comment

[整理]架设基于LINUX的服务器集群

架设基于LINUX的服务器集群 1.什么是服务器集群 随着Internet的爆炸性增长,Internet与人的生活越来越息息相关,通过Internet上进行交易也就越来越受关注。近几年,电子商务的年增长均超过100%。服务器的工作量也迅速增长,所以服务器(特别是一个受人欢迎的WEB服务器)很容易在访问高峰时期过载。 而另一方面,计算机从1946年单纯的科学计算任务到现在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处理,工作量越来越大,需要越来越快的处理能力。所以计算机界就不得不不断研究更快的处理器,存储器,以适应这一需求。 然而,科学家们意识到,单块处理器的速度发展空间是有限的,为什么不能让计算机象人一样协同工作,“群策群力”地将工作完成好呢!这时,就掀起了“并行计算”的研究。 举个例子来说,我们架设了一台WWW服务器,上面构建了一个电子商务网站,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,名声越来越大,这时点击率也就越来越高,WWW服务器的负载也就越来越高。这种情况下,我们就必须提升WWW服务器的能力,以满足以益增长的服务请求。这时,我们就面临两种选择: 1)升级WWW服务器,采用更快的CPU,增加更多的内存,使其更具有POWER;但日益增长的服务请求又会使服务器再次过载,需要再次升级,这样就陷入了升级的怪圈。还有,升级时还得考虑到服务如何接续,能否中止! 2)增加WWW服务器,让多台服务器来完成相同的服务。 这种方法就是服务器集群,通过并行技术来大大提升系统性能。也就是这一章的主要内容,这种方法具有很好的扩展性,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投资。 1.1.集群的概念 集群,是一组独立的计算机系统构成一个松耦合的多处理器系统,它们之间通过网络实现进程间的通信。应用程序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内存进行消息传送,实现分布式计算机。 近几年来,微处理器、内存、总线技术、网络技术有了非常大的进步,软件的并行技术也有了非常大的进步,这使得让一组廉价的个人电脑与工作站协同工作成为可能,甚至可以与拥有强大的芯片处理能力的超级计算机竞争。 比如,16个普通微处理器组成的集群系统可以达到亿次级浮点计算机能力,而且总的成本小于40万元。 不幸的是,建造一个集群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件。集群的组成部分必须根据要运行的主要应用进行调整,以使之运行在最佳状态。这此因素带来的结果就是,建造集群系统不是只有一个标准的方案,在本章中,我们就会看到许多种建造方案。 集群技术是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前沿领域,笔者也仅是略有了解,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之用。 1.2.并行技术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建造四节点的小集群系统的例子,它是构建在Linux操作系统上,通过MPICH软件包实现的,希望这个小例子能让大家对集群系统的构建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。 2.使用MPICH构建一个四节点的集群系统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建造四节点的小集群系统的例子,它是构建在Linux操作系统上,通过MPICH软件包实现的,希望这个小例子能让大家对集群系统的构建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。 2.1 所需设备 1).4台采用Pentium II处理器的PC机,每台配置64M内存,2GB以上的硬盘,和EIDE接口的光盘驱动器。 2).5块100M快速以太网卡,如SMC 9332 EtherPower 10/100(其中四块卡用于连接集群中的结点,另外一块用于将集群中的其中的一个节点与其它网络连接。) 3).5根足够连接集群系统中每个节点的,使用5类非屏蔽双绞线制作的RJ45缆线 4).1个快速以太网(100BASE-Tx)的集线器或交换机 5).1张Linux安装盘 2.2 构建说明 对计算机硬件不熟的人,实施以下这些构建步骤会感到吃力。如果是这样,请找一些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寻求帮助。 1. 准备好要使用的采用Pentium II处理器的PC机。确信所有的PC机都还没有接上电源,打开PC机的机箱,在准备与网络上的其它设备连接的PC机上安装上两块快速以太网卡,在其它的 PC机上安装上一块快速以太网卡。当然别忘了要加上附加的内存。确定完成后盖上机箱,接上电源。 2. 使用4根RJ45线缆将四台PC机连到快速以太网的集线器或交换机上。使用剩下的1根RJ45线将额外的以太网卡(用于与其它网络相连的那块,这样机构就可以用上集群)连接到机构的局域网上(假定你的机构局域网也是快速以太网),然后打开电源。 3. … Continue reading

Posted in Linux | Tagged , , , | 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