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火墙规则之ufw

UFW 全称为Uncomplicated Firewall,是Ubuntu 系统上默认的防火墙组件, 为了轻量化配置iptables 而开发的一款工具。 UFW 提供一个非常友好的界面用于创建基于IPV4,IPV6的防火墙规则。

# ufw使用教程 使用ufw的命令必须有管理员权限才可运行,没有的话就要sudo一下了,不过要注意安全,不能瞎搞哈。。。

开启和禁用#

# ufw enable //开启防火墙

# ufw disable //禁用防火墙

# ufw reset //重置防火墙,会把你所有已添加的规则全部删除,并且禁用防火墙

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查看ufw防火墙的状态

# ufw status

// 没开启是这个样子的

Status: inactive

//开启后是这样子的

Status: active

…  // 如果你添加了防火墙规则下面这里就会显示

设置默认的防火墙规则,默认为允许,就是说什么玩意都允许你连进来。

# ufw default allow|deny  //设置默认规则

allow : 允许

deny : 拒绝

协议规则#

协议规则就是有关于协议的一些防火墙规则。

ufw [delete] [insert NUM]  allow|deny [in|out]  [PORT[/PROTOCOL] ]  [comment COMMENT]

delete : 删除这个规则

insert : Num代表你要插入到防火墙规则的那个位置,规则是有序排列的。会根据需要来一个个检查

allow|deny : 这条规则是允许的还是禁用的

in|out: 这条规则对发送还是接收数据生效

PORT: 端口号

protocol : 协议,例如TCP还是UDP

comment : 注释

添加一条允许ssh的规则(ssh的端口号是22,协议是TCP),并且插入到位置2

# ufw insert 2 allow in 22/tcp

禁用22端口连入

# ufw deny in 22

ip规则#

ip规则里面可以包含端口号和协议,反过来则不行。

ufw  [delete]  [insert  NUM]  allow|deny  [in|out  [on INTERFACE]] [proto PROTOCOL]

[from ADDRESS [port PORT]]  [to ADDRESS [port PORT]] [comment COMMENT]

INTERFACE :网卡,就是针对哪个网卡生效,可以使用ifconfig或ip addr查看你的网卡

form ADDRESS  : 源IP地址

to ADDRESS : 目标IP地址

PORT : 跟在源IP地址后面就是源IP地址的端口号,反之则是目标IP地址的端口号

其他的都和协议规则的一致

添加允许192.168.0.2 的22端口tcp协议(ssh)的规则

# ufw allow proto tcp from 192.168.0.2 port 22

若你的系统上有帮他人进行转发信息的进程,那么你可以允许来自某个源IP地址发送信息到某个目标地址,例:允许源IP地址192.168.0.2的8088端口 发送到 目标地址192.162.0.2的8080端口

# ufw allow from 192.168.0.2 port 80 to 192.168.0.2 port 8080

删除规则#

删除规则分两种,一种是根据规则的内容删除,一种是根据序号删除

方式一#

刚才添加规则的命令前面添加delete参数,例:

# ufw allow 22/tcp //添加一条允许ssh的规则

# ufw delete allow 22/tcp //删除ssh规则

方式二#

根据序号删除,怎么知道规则的序号呢?使用ufw status numbered

# ufw status numbered //查

Status: active

To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Action      From

–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      —-

[ 1] 2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ALLOW IN    Anywhere

我需要删除第一条规则

# ufw delete 1 //这样就是删除第一条规则啦

推荐设置#

# ufw enbale //开启防火墙

# ufw alllow ssh // 添加ssh的规则,这是简写规则

# ufw default deny //设置默认为禁用,但是我们已经添加了ssh规则,就不担心。

后面这里你们就可以自己搞事情啦!

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Linux and tagged , , . Bookmark the permalink.

发表评论